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园地>教务处>计划与总结>详细内容

计划与总结

2024-2025胥口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6 07:49:4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2025胥口中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为主要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青春初期,思维比较活跃的同时情绪不够稳定,对于世界整体认知还不够清晰,享受学习生活也要学会面对逆境、怀揣人生梦想还需脚踏实地做事。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伴随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有所为有所不为。迈入初中,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大部分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较弱。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我们悉心引导。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以“成长的我”为原点,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来编写。“大单元”的主要内容为线串联起每一课的知识重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给学生以思维的整体性提升。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

当代中国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逻辑起点。本单元从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出发,充分体现青春文化底色,设置了“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梦想始于当下”三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学时代重要性,适应中学生活,全面客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做更好的自己。本单元着眼“梦想”,旨在以人生梦想引领少年发展, 立足“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以“交往”为主题,围绕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中学生交往的话题出发,设置了“幸福和睦的家庭”“和谐的师生关系”“友谊之树常青”和“在集体中成长”四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师生、朋友、集体交往互动,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

给青少年学生做好生命教育工作,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工作。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本单元有“生命可贵”“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三课,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生命最宝贵”的观念、敬畏生命的态度、守护生命健康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健康观和幸福观。时代在发展进步,网络舆论环境也为青少年学生带来冲击,在心理卫生事件频发于青少年的今天,上好生命教育课,是给学生的一剂强心针。

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喻为人生的“总钥匙”和“总开关”,围绕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系统领会、深刻把握这些重要论述,培养初中学生成为有正确人生目标、积极人生态度、努力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青少年,是本单元的重要任务。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包含“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三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问题的基本观点,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道德修养

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能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

(三)法治观念

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四)健全人格

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

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的态度

(五)责任意识

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系起来;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划初中生活的意义;怎样做更好的自己;集体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怎样爱护身体;怎样滋养心灵;人生目标的意义;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价值等。

教学难点如何迎接初中阶段的机遇和挑战;规划好初中生活的途径;认识自己的途径;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如何实现梦想;学习的意义;家风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友谊的真谛;如何化解朋友的矛盾;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如何敬畏生命;如何提高守护能力;怎样爱护身体;怎样滋养心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为什么说奉献创造精彩人生等。

 

五、教学措施

做好常规工作落实教学细节

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深入理解教材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结构。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课堂评优活动,不断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胆开拓创新。

5.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6.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生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7.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8.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加强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思想品德的要求。

10.充分运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成果展示、角色扮演、故事教学、精讲精炼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学困生。做好学困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感恩之心。

 

、教学进度工作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节

备注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2课时



1.奏响中学序曲

  1



2.规划初中生活

1


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己

2课时



1.认识自己

  1



2.做更好的自己

1


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

2课时



1.做个追梦少年

  1



2.学习成就梦想

1


单元复习

2课时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2课时



1.家的意味

1



2.让家更美好

1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时



1.走近老师

1



2.珍惜师生情谊

1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2课时



1.友谊的真谛

1



2.交友的智慧

1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2课时



1.集体生活成就我

1



2.共建美好集体

1


单元复习

2课时


期中复习

2课时


十一

第八课  生命可贵

2课时



1.认识生命

1



2.敬畏生命

1


十二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2课时



1.增强安全意识

1



    2.提高防护能力

1


十三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2课时



1.爱护身体

1



2.滋养心灵

1


十四

单元复习

2课时


十五

第十一课  树立人生目标

2课时



1.探问人生目标

1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


十六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2课时



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1



2.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1


十七

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2课时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



2.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1


十八

单元复习

2课时


十九

总复习

2课时


二十

 期末检测

2课时


总课节

40课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